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考点(5)
「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」81.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(西晋。陈寿《三国志》) 82.士别三日,即当刮目相待。(陈寿(三国志。吴书)) 83 好读书,不求甚解。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(东晋。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) 84.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...
省略句
(1)主语的省略
永州之野产异蛇,(蛇)黑质而白章……
(2)谓语的省略
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(鼓)而衰,三(鼓)而竭……
(3)动词宾语的省略
以相如功大,拜(之,指蔺相如)为上卿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(4)介词宾语的省略
此人一一为(之)具言所闻
(5)介词的省略
将军战(于)河北,臣战(于)河南
声明: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
514443065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标签:
1、您目前的学历层次:
小学及以下
初中
高中
中专
大专
2、你接受的拿证时长:
1年以内越快越好
1年到2年
2年到3年
3年及以上
3、你为什么提升学历:
找工作
考公务员
办工作居住证
考证书评职称
4、您更偏向于哪种取证方式:
全程无忧
在家自学
学校听课
辅导教学
其他
*您的姓名:
*手机号码:
*报考城市:
相关文章
「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」81.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(西晋。陈寿《三国志》) 82.士别三日,即当刮目相待。(陈寿(三国志。吴书)) 83 好读书,不求甚解。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(东晋。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) 84.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...
「2021年成考高起专语文试卷及答案」181.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(宋。陆游〈冬夜读书示子聿〉) 182.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(宋陆游〈示儿〉) 183.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(宋。陆游〈文章〉) 184.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。...
「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」21.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(《老子。五十八章》) 22.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(《老子。七十三章》) 23.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(《老子》) 24.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(《易经》) 25.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(《论语。...
「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汇总」41.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。(《孟子。尽心上》) 42.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(《孟子。梁惠王下》) 43.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(《孟子。公孙丑》) 44.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(《孟子。...
「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三」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(1)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:主十宾「谁、奚、胡、何、曷、安、恶、焉」+动? ①良问曰:“大王来何操?”《鸿门宴》译文:“张良问公道:”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?...
「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」判断句 (1)用“者……也”表判断 “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。” (2)句末用“者也”表判断 “城北徐公,齐国之美丽者也。” (3)用“者&rd...
「202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」 被动句 所谓被动,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,也就是说,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、受害者,而不是主动者、实施者。 有标志 (1)用“为”或“为…&hellip...
「2021年成人高考语文题库」161.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(宋。范仲淹〈严先生祠堂记〉) 162.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(宋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) 163.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(宋。欧阳修〈醉翁亭记〉) 164.雪...
「2021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简答题」121.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(唐。杜甫〈蜀相〉) 122.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(唐。杜甫(寄李十二白二十)) 123.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(唐。杜甫〈偶题〉) 124.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(唐。杜...
「2021高考语文古诗词专项训练」1.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(《诗经。卫风。湛奥》) 2.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。(《诗经。大序》) 3.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(《诗经。小雅。鹤鸣》) 4.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(《诗经。大雅。抑》) 5.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(《诗经...
1.数学课,小明不认真听课在下面偷看小说《小时代》。
突然老师提问:“小明,你来回答一下,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?”
小明一愣,说:“这个……原著的高可能是1米47。”
2.本人教师一枚!
正上厕所,一个学生跑过来说:“老师我没纸,可以给我点纸不?”
本着教师的道德素质,我把我的纸给了她,要她去办公室给我重新拿。
现在上课很久了,他还没有来……
3.一老师在解释“奇迹”一词时,举了一例:一人从八楼跳下,竞毫发未损。他希望学生出“奇迹”。
可一同学回答:幸运。
老师很失望,于是说:此人爬上八楼,又跳下,还是未受伤。
犴一同学回答:偶然。
老师非常气愤,只好又说:那人再次爬上八楼,又跳下来……
还未等老师说完,就有同学答道:他习惯了。
4. 两位老师在谈论各自的学生,其中一位说:“昨天有个学生不洗脸就来上学,我把他撵回家去了。”
“今天他肯定洗得干干净净地来上学了吧?”
“哪里,今天全班学生都不洗脸了!”
评论 (0)